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{{word('consent_desc')}} {{word('read_more')}}
{{setting.description}}
{{ childProduct.title_translations | translateModel }}
{{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(childProduct.child_variation)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ProductName }} x {{ selectedChildProduct.quantity || 1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VariationName }}
沒有彩妝品與保養品的古代,人們都是怎麼保養的呢?!
#脂粉澤黛 是古代美妝保養的四大要素,而且與中藥植物密不可分。
究竟古人是如何利用什麼來變美呢?
🌿脂:古代的「油霜」
在沒有乳霜與精華油的年代,古人靠什麼滋潤肌膚?答案就是「脂」!
「脂」指的是動物或植物的油脂,是古代的膏脂類保養品,如面脂、口脂(唇膏)、髮油等。
最早,人們使用羊脂、牛髓來滋潤保濕,後來也會運用芝麻油等植物油。
《御香縹緲錄》記載,慈禧太后愛用加入山茶花露的脂油,保養臉部與雙手,使肌膚細緻光滑。
🌿粉:古代的「粉底」
無瑕肌可不只是近代追求而已,古人也懂得用粉底來修飾膚色。
最早的粉底是有毒的鉛粉(又稱鉛白、鉛華),能讓臉色白皙透亮且不易脫妝。
明代湯顯祖的《牡丹亭》第七齣提到:「思漢廣,洗淨鉛華,有風有化,宜室宜家。」其中 #洗淨鉛華 指的便是將臉上的脂粉卸除,比喻人由絢爛而歸於平淡。
後來,米粉、#珍珠粉,以及 #白芷、#茯苓 等中藥粉末逐漸取代鉛粉,成為養顏又安全的選擇。隨後也發展出敷臉用的玉容散,由多種中藥粉調製而成,有助於明亮氣色。
🌿澤:古人的「口紅與腮紅」
「粉澤」或稱「胭脂」,是指紅色系的化妝品,主要用於嘴唇與兩頰,也可用在繪畫上。
《紅樓夢》四十四回:「看見胭脂也不是成張的,卻是一個小小的白玉盒子,裡面盛著一盒,如玫瑰膏子一樣。」
#胭脂 其實漢朝才由匈奴傳入中原,當地婦女將紅藍花汁塗在臉上,增加紅潤色澤。古代也會使 #紫草、#蘇木 等中藥植物來製作胭脂。據《御香縹緲錄》記載,慈禧太后則偏愛用色澤一致的玫瑰花瓣搗碎製成的胭脂,來塗抹掌心與雙頰,不僅顏色自然,還能散發淡淡花香。
🌿黛:古代的「眼妝」
「黛」指的是眉墨與眼妝,如眉筆與眼線。
畫眉的歷史可追溯至戰國時期,歷代眉型也隨潮流變化,從「遠山黛」、「蛾眉」、「蠶眉」、到「柳葉眉」,各具特色。
黛色的來源多為天然染料,像是我們之前介紹過的 #青黛(藍草)、#石黛(礦石)或是 #何首烏。
宋徽宗《宮詞》中形容宮女:「淺拂臙脂輕傅粉,彎彎纖細黛眉長」,描繪出宋代流行細長彎眉的風尚。
從古代的脂粉澤黛到現代的護膚彩妝,許多漢方配方仍然被廣泛應用,像是 #玉容散、#玉肌散。有機會不妨到家裡附近的中藥行,問問老闆還有哪些關於中藥的美麗秘方!
#泰昌堂 #參藥行 #脂粉澤黛 #美顏 #玉容散 #玉肌散 #漢方美顏
Contact Us
Mon. to Fri. 09:00-21:30
Sat. 09:00-17:30
02-2833-7421
No. 208, Sec. 6, Zhongshan N. Rd., Shilin Dist., Taipei City
mutaiherbal@gmail.com
Copyright© 2024 泰昌堂參藥行
統編:77407344